火箭院长五团队荣获“央企楷模”称号

发布时间 : 2021-06-30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6月25日,在2021年首批“央企楷模”发布活动中,火箭院长征五号火箭研制团队(简称“长五团队”)荣获“央企楷模”称号。
    长五团队历经十年艰辛,让中国航天诞生了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团队坚持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创新超越,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先后托举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入太空,构筑着中国人追求火星、月球和空间站的梦想天梯,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在发布活动现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说,能够在建党百年华诞之前,获得这个荣誉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对长五团队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攻坚克难的历程中,长五团队始终牢记航天报国的初心、航天强国的使命,逐步形成了技术精湛、作风精细、操作精准、分析精确、合作精诚的“五精”精神。团队有信心和决心乘胜前进,完成好后续艰巨的任务,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五团队:开拓天疆的铸箭强者


 

        长征五号火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论证,无数个日夜里,长五团队呕心沥血铸巨箭,让中国航天诞生了运载能力最大的长五火箭。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先后托举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入太空,构筑着中国人追求火星、月球和空间站的梦想天梯,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自立自强 勇攀科技高峰

 

    2017年7月2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指令下达,长五火箭腾起巨大的尾焰,照亮夜空。几分钟后,一级飞行曲线突然下降,指控大厅气氛瞬间凝固了。队员们,红肿着双眼,一夜无眠。

    为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长五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路。为了从上万条数据线索中找到问题原因,研制团队尝试了无数的方法,经历了无数次希望和绝望,仅火箭复飞计划就经历了两次“暂停”。

    其中,最艰难,也是最具决定性的一次,发生在2019年的6月。此时,经过700多天的探索以及二次“推倒重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复杂力热环境引起发动机局部结构共振。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消除这种振动,却遭受了巨大的挫折。6月26日,迎来了一次决定性的论证会议。会议室里,型号专家激烈讨论,却始终找不到一致的解决办法。最终,长五火箭第一总指挥李明华做出艰难抉择,“这件事是我定的,出了问题我负责;但是谁要是不执行,耽误了试验进度,谁就要负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火箭院调集一切优势资源、采用“点到点、人盯人”方式,产品还在运输路上,下一车间就做好所有准备,只要工序完成,不管半夜几点,立即转送下一车间,所有工作时长以秒计算。最终,仅用了28天就拿到了原本需要半年周期的试验产品。

 



    2019年12月27日,研制团队经过908天的含泪奔跑、负重前行,长五火箭终于以一次完美的飞行,完成了华丽的涅槃。

    面对央视的镜头,总指挥王珏说道:“长征五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航天的发展不仅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更可贵的是从挫折中奋起。”总设计师李东说:“这900多天就像在黑暗里摸索,现在看到太阳出来了,天亮了。”

    长五团队自立自强,在一次次挫折中站起来,在未知的科学世界中勇攀科技高峰。十几年磨一箭,长征五号也成为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研制的一型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技术跨度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实现了中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使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超越 追求极致


    2020年大年初六,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长五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后不到两个月,长五B火箭首飞任务先头部队就踏上了去往海南的航班。当时,中国航天两型火箭相继失利,两颗卫星在轨失效……面临着“不能再失败”的严峻形势。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由哪个队伍来打响“触底反弹”第一仗?长五团队挺身而出。危机当前,考验一支队伍的胆力,也检验一支队伍的实力,长五团队逆向而行。2020年5月5日,长五B火箭用首飞成功冲破压在头顶的“阴霾”,扭转了中国航天面临的不利局面。

 


    而来不及庆祝,长五遥四火箭地面设备恢复人员第二天就投入到了下一发任务当中。这时,距离天问一号的发射仅剩两个多月,如果不加速快跑,错过了窗口期,中国的探火计划就要推迟26个月。为了抢进度,他们白天“见缝插针”,晚上“废寝忘食”,一直干到夜里12点。海南文昌正值“桑拿天”,就算什么事都不做,在户外都会大汗淋漓。每天,他们皮肤晒到掉皮,衣服全部湿透,身体严重脱水,甚至靠喝补盐液维持。主管发射台恢复工作的徐铮肾结石发作,可手里的工作没有停。那几天,他是靠止疼药扛过了一波又一波的剧痛。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自长五B火箭首飞任务开始以来,就在发射场工作,已经连续奋战了110多天。他们顾全大局,全力以赴,克服各种困难,提前完成了地面设备恢复任务,为探火任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射条件。

 


    2020年7月23日,长五火箭在万众瞩目中点火升空,实施首次应用性发射,成功将天问一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这次任务,长五火箭飞出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直接将天问一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出了中国航天的“新速度”,器件分离速度超过了11.2千米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飞出了中国航天的“新精度”,入轨精度偏差仅为万分之1.26,为天问一号变轨节约了大量燃料。

    一年半的时间里,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一箭飞天筑三梦”,五战五捷,携先后托举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入太空,3次发射,3步跨越,每一战,不只是争分夺秒,而是在争分夺秒中精益求精。每一次出发,型号队伍都有着几近严苛的追求——零窗口、零故障。一次次波澜不惊的背后,是他们长年累月无休止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2020年11月24日,长五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千克月球土壤样本成功返回。

    2021年4月29日,长五B遥二火箭一声轰鸣,直冲九霄,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大幕拉开!这一刻,举世瞩目。

    长五团队以零窗口、零故障的完美表现,实现了高密度执行探火、探月、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连战连捷的“自我超越”。


牢记初心使命 奋勇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五B火箭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贺电中指出:希望你们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在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贺电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希望你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新时代的长五人,正牢记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初心和使命,在一次次自立自强、创新超越中,向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奋勇前行。

    2020年7月23日,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长五遥四火箭以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的分离速度,刷新了属于中国火箭的速度纪录,托举起中国人的探火梦;2020年11月24日,长五遥五火箭托举嫦娥五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的征程,为世界贡献出探测月球的方案,托举起中国人的探月梦;2021年4月29日,长五B遥二火箭将重量超过22吨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展现出势不可挡的“中国力量”,托举起中国人的载人梦。

 


    回首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长五团队一路砥砺奋进、负重前行,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经受考验,内心更加坚定;共度难关,队伍更加凝聚;吃透技术,规律更加清楚;开拓创新,方法更加科学;砥砺奋进,能力更加卓越。

    新时代的长五人,必将以史为镜、不忘初心,以国为重、不辱使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质为根、不留遗憾,以法为用、不断超越,始终坚持自立自强,不断创新超越,在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展现更多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壮志报国  求索中国航天
矢志铸箭  自立自强
勇攀高峰  昂首登上天宫
探月探火  扶摇万里
争分夺秒  精益求精
构筑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梦想天梯
心怀国之大者  筑梦浩渺苍穹
“大火箭”加速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