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火箭院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专业从事煤气化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设备成套供应及工程总承包。13年风雨历程,公司研制的“航天炉”已从当年的“金娃娃”长成了行业“巨人”,“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国际领先。
目前,煤化工行业处于低谷期,加之今年疫情的爆发,使航天工程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困难终究挡不住“巨人”的脚步,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凝聚前行的力量。
△航天工程公司
“航天炉”诞生 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2008年10月,航天工程公司研发的第一台“航天炉”投煤点火成功,这也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粉煤加压气化炉。
△航天第一炉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一旦境外掐断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后果不堪设想。现代煤化工技术,就像中国的导弹、火箭一样,需要自力更生。
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龙头,是将煤炭转化成清洁的原料气,继而可加工成任何化工产品的关键所在。而在此之前,我国没有属于自己的煤气化技术,为此曾斥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去购买美国、德国的技术和设备。他们的气化炉比“航天炉”贵一倍还多,而且后期维护成本很高。
做煤气化,其实航天没有经验,但煤气化一定要用到燃烧、传热、特种泵阀、材料、检测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最高水平全都在航天。航天人将这些技术向能源化工领域转化,是用火箭发动机技术创造了一个“航天炉”。
它的诞生,终结了我国20年来煤化工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极大地增强了我国能源自主保障的能力。
2015年初,航天工程公司成功上市,如今已经由一个最初的工程项目组蜕变成了一个高度规范化的现代公司,市值近百亿。
△航天工程公司成功上市
目前,航天工程公司已经研制出日投煤量750吨、1000吨、1500吨、2000吨、3000吨级等5种型号气化炉,其工艺结构包含了全激冷、半废锅+水激冷流程,以及全废锅流程等,覆盖煤化工行业生产的各种需求。
“航天炉”取代了曾经辉煌的国外品牌,他们不得不退出国内市场。
△气化炉型谱图
△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的3000吨级“航天炉”
“航天炉”不挑食 各种煤通吃,技术国际领先
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虽然占首位,但也广泛分布着特别难利用的煤种,如褐煤和“三高”无烟煤,但“航天炉”能把它们变废为宝。
“航天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挑食”,各种类型的煤都通吃,吃得透、吃得好,运行指标优,比煤耗、比氧耗、灰渣比例、综合指标行业领先。
在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应用了6台“航天炉”,用的就是当地的褐煤。公司副总经理储振辉说:“‘航天炉’烧的煤特别宽,比较劣质的煤也能变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做为化工原料。”
△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气化炉工程
在航天工程公司,有一个工业用煤质气化研发实验室,专门研究世界各地的煤种,目前已经研究了全世界200多种煤的气化特性、熔渣特性及煤粉的物化性质等。对于一些难利用的煤,他们针对性开发出了新型烧嘴、新型气化炉,优化工艺路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原会长王显政曾在吉林长山褐煤项目现场调研时说:“没想到你们的炉子运行得这么好,你们是先研究透了原料煤,再进行炉型设计,是理念上的改变,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真是解决了国家劣质煤炭能源利用的大问题啊!”
独特的经营模式使“航天炉” 运行时间4次刷新世界纪录
航天工程公司总经理姜从斌说:“公司光有技术过硬的炉子还不够,‘一跟到底’的服务很重要,也就是说避免客户把奥迪开成奥拓。”
△航天工程公司总经理姜从斌
以前,公司只为客户提供技术、工艺包和设备,后续技术服务没有跟上。2011年,公司建成“仿真培训中心”,2014年建成“远程服务中心”。
“航天炉”要交钥匙,就要有系统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仿真培训中心”是专门用来模拟开车的,给客户的技术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培训后公司还要考试测验,通过后才让他们持证上岗。原来,从投产到满负荷运行,需要2个月时间,现在最快7天就能实现,早投产、早盈利。
△仿真培训中心
那么,开车运行后,如果出现故障停产,化工厂一天的损失就达上千万元,这时“远程服务中心”就发挥作用了,它能够提前对故障进行预警,协助业主处理故障,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避免装置停车造成损失。
△远程服务中心
在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的“航天炉”一次开车成功,储振辉说:“这个在业内也是数第一的。选气化炉时,曾比较过荷兰壳牌、美国通用、德国GSP,但最终还是选了中国航天,不仅技术先进,而且后续服务也好。工程服务人员主动给我们优化运行方案,还跟踪我们用得好不好,告诉我们怎么使用、管理。现在,炉子的负荷已达到百分之一百二,运行纪录年年都在刷新。”
△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褚振辉
和航天工程公司合作的,很多都是“回头客”,合作了一期,再续签第二期。其中,宁夏宝丰项目、山东瑞星项目,与公司合作了3期;安徽临泉项目,合作了4期;安徽昊源项目,一直合作了5期。目前,用了“航天炉”的企业都在盈利。
姜从斌说:“曾经,有两个化工厂用的其它品牌的气化炉,出现了技术失败的情况,年年亏损。后来,用了我们的‘航天炉’,再加上系统的售后服务,项目起死回生。原来一年赔4个亿,现在年年都赚钱。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经营模式在行业内还没有过。”
13年来,航天工程公司共签订了51个项目,有117台气化炉正在或即将投入运行,国内市场占有率52%。“航天炉”已遍布新疆、内蒙古、宁夏、吉林、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四川、贵州、福建、广西等全国各地,并与美国、法国等外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航天炉”已名扬海外。
据业内资料统计,气化炉一年运行天数超过330天,就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航天炉”满负荷下最长连续运行时间达467.5天,已经连续4次打破世界纪录。
2012年,安徽临泉二期项目中,“航天炉”不间断连续运行215天,首创世界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A级)时间世界纪录。
2016年,安徽昊源一期项目不间断连续运行了320天,第二次刷新此项世界纪录。
2017年,在新疆玛纳斯项目中,“航天炉”连续运行407天,第3次打破世界纪录。
2018年,安徽昊源一期项目长周期连续运行467.5天,第4次创世界纪录。
煤化工行业进入低谷期
航天工程公司虽然正在建设的项目不少,但是后续发展面临着很大压力。有专家分析说,煤化工行业正处于低谷期或者称理性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下跌,投资意愿减弱,国内现代化的化工园区已初具规模,项目越建越少,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姜从斌介绍说,未来两三年,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公司发展面临着很大压力。主要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虽然“航天炉”技术领先,但近年来油价一直下跌,特别是疫情之后,油价仍然在跌,国内煤化工的投资项目大幅减少。其次,国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过去我们是一门心思把技术搞出来,把国外竞争对手PK下去,新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加上技术领先,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国外竞争对手走了,现在国内竞争对手又起来了,国内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 姜从斌说。
走专业化公司发展道路 不断靠技术进步拓展新领域
如何走出低谷期?姜从斌说:“我们必须理性地面对形势,走专业化公司发展道路,不断技术进步,开拓新领域,这是未来几年公司坚持要干的事。”
航天工程公司只干煤气化技术,不涉足其它领域。公司有440余名研发人员,占比72%,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倡导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专心搞技术,做到极致。
姜从斌说:“我们正在研究高硫石油焦的气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很多的原油含硫量高,炼制后会产生大量的高硫石油焦。这是一种危废品,现在的解决办法是掺烧,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其处理技术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将其变为原料,变废为宝,已经研发了四五年了,很有希望搞成功,已经接近成功了。”一旦成功,公司就进入了炼油行业。这个领域目前还是一片“蓝海”,没有竞争,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人掌握这项技术。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研发新一代的气化炉,向电力行业拓展。目前,我国的发电主要是火电,靠的是燃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空气污染物已经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但如应用新兴的IGCC发电技术,排放量还会大幅降低。
姜从斌介绍说: “这个技术有三大核心,第一个是煤气化技术,第二个是空分技术,第三个是燃气轮机技术(航空发动机)。前两项技术过去只有国外有,现在我们也有了。第三项技术,我们国家专门成立了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等技术成功了,IGCC将成为我国发电行业的一大市场。”
创新工作方法 把疫情损失降到最低
今年,在煤化工行业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又赶上了疫情,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公司今年签订、中标2个新的项目,正在建设的4个项目都是前一两年签订的,分别在广西、内蒙古、福建、陕西。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各地的工程建设中断。好不容易复工了,广西华谊项目、福建申远项目又迎来了梅雨季节,错过了最佳施工期,延误了三到四个月,与客户沟通后,总算允许延误一到两个月。
董宝春是兰州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他说:“面前突然就出现了一道鸿沟,很难过去的一个坎儿,怎么办?如果不把工期抢回来,就存在违约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他们实施精细化管理。原来工程是四级计划,现在变为六级计划,原来施工现场进展情况是每周一报,现在每日一报。
董宝春说:“我们对每天每个现场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必须了如指掌,对每个现场近期的天气状况心中有数,甚至焊一台设备,一共有多少道焊缝,今天焊了多少道,明天还剩多少,谁在焊,都要掌握……”
人员不够是最大的管理难题。董宝春说:“先是从北京和兰州分公司派出一部分,还是不够,又从战略合作伙伴那里协调一部分人,再从社会上招聘一部分,现场共由这4部分人组成。”截至目前,4个项目都已抢回了1个月的工期。
受前期疫情影响,公司的设计工作全都集中到了9月份到12月份,就是“996”都完不成。其实,有20%到30%的工作可以前移到五六月份,这样一均分,全年的工作就有可能完成了。
采访时董宝春说,他第二天要去投一个大标。“疫情期间项目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他们为了提高报价的效率,公司还制定了新的报价管理制度。原来是3个负责人管报价,现在是2个,减少层级和中间环节。原来报价要半个月,现在赶一赶5天就完成了。跟他一起参与项目竞标的还有6个人,这6个人是因为北京6月份突发疫情,为方便工作搬到兰州来办公的。
对于军品型号来说,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与一发箭、一颗星、一枚弹的成败密切相关。
航天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兰州分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翟国斌说:“我们也是一样,人人头上有指标,公司的经济效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上到公司领导,下到每一名普通员工。”
△航天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兰州分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翟国斌
赶工期、抢进度,员工们精神可嘉,公司奖励也要跟得上。
翟国斌说:“我们强调价值导向,谁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多,奖励的也多,其它方面的奖励也向他倾斜。今年4月以来,一个月一考核,每个月都在兑现。”
让骨干当支委 把支委培养成领导干部
兰州分公司流动党员较多。前些年,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是“两张皮”。翟国斌深有体会地说:“有的人认为业务忙,跑市场没时间参加活动,偶尔组织大家看看电影、打打球,也没有时间参加。”而且,支部委员都是让普通员工担任,业务骨干工作都忙,没有时间。支部委员形同虚设,也没人愿意干。
△兰州分公司
航天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陈雄说,近两年,公司下大力度开展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党支部书记必须是部门负责人,支部委员必须是业务骨干,并且要把支部委员培养成领导干部。去年以来,在全国4个施工现场,公司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前,大家都不愿意当支部委员,现在是争着当支部委员。
△航天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陈雄
在施工现场,党员徐志舜是费控经理,分包单位的进度款审核、变更费用,都要由他来核算,他自荐当华谊项目临时党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他说:“以前没当过党支部书记,就想让党组织来培养我,让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特别是在施工一线做党建工作更能锻炼我,我一定能干好!”
今年初,公司抓党员作风建设,号召广大党员要到施工一线去。去一线的党员,优先评高工、优先提拔。
党员孙健主动要求调到广西华谊项目施工一线。之前,他是一名自控设计工程师。他说:“我干设计都10年了,想提高很难了。在一线能学到很多东西,不光是自己专业,还有其它专业,我就想提升我自己。”
兰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提出,党建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不管是“三会一课”还是主题活动、专题活动,都要围着业务转,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要先上。复工后,第一批进施工现场的都是党员,共有4名。
党员张开勇是广西华谊项目的安全经理,他的工服上永远都戴着一枚党徽。在他看来,党员就是要不一样。
党员安鹏强是土建工程师,气化炉框架封顶时,他的工作基本都在楼顶,每天都要“爬框架”巡检。气化炉框架相当于20层楼高,闷热的天气下,还要安全帽、安全带、长衣长裤“全副武装”,一趟下来,帽子都臭了,但他觉得这是应该的,党员就是要多付出。
军民一线同样特别能吃苦
在火箭院,很多军品型号试验基地的条件都非常艰苦,有的在大漠戈壁,还有的在无人区,长年与家人聚少离多。对于从事煤气化项目建设的人来说也一样,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一住就是三五个月,甚至一干就是两三年。盼着工厂建好了、炉子开起来了,接着转战下一个阵地,从头开始,周而复始。他们要干的,就是在一片深山、沙漠上建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化工厂。
2011年,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市亿鼎煤化工有限公司要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煤气化装置,航天工程公司承接了采用2台煤气化装置的建设工程。
陈小防是这个项目的技术员,他说:“施工难度相当大,最高的一个沙丘和最矮的地方相差8米多,要打桩,先修路,可打桩打到28米,还不见一滴水。那个地方风沙还特别大,每天回去一洗脸,水都是黄的,头发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如果建设项目在高温湿热多雨的南方,更是让北方人难以忍受。2019年,广西华谊项目开建时,就是一片鱼塘。陈小防是这个项目的施工经理,他说:“当地含水量高,地基承载力特别差,隔两米多,就要打一个桩。而一下雨,就不是鱼塘,而是泥塘了。”
记者来到项目施工现场时,虽然已经入秋,但温度最高能达34度,工地上的人,衣服前胸后背都湿透了。记者在工地上采访时,随时都有中暑晕倒的感觉。可是他们说,这已经好多了,前些日子,这里的温度高达三十七八度,早晨8点钟就有人中暑。
△7月的广西钦州市,38度高温,技术人员全身被汗水浸透
陈小防说:“工地上一摊事儿,媳妇再闹个别扭,挺闹心的。得想个办法,再这么干下去,媳妇都快干没了!”
张开勇是这个项目的安全经理,从3月份到现在,已经连续5个多月没回家了。他说:“确实离不开,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拖了后腿。”
为了让大家能时常回家团圆,公司规定,每3个月可以休10天假,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休不满10天,四五天就回来了,而且休假也没有休息,电话不断,一直在工作。这一点,也和军品型号研制人员一样。
放弃航天身份 航天精神不能丢
在华谊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高耸的气化框架已经封顶,5台“航天炉”已吊装完毕。现场都是大型作业机械,吊车、铲车轰鸣声不断,载重车有序驶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设备吊装。楼顶上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红色条幅格外醒目。
△“航天炉”框架上的航天精神标语
△广西华谊项目施工现场
陈小防说:“我特别喜欢这几个字,干民品跟干军品一个样,照样需要吃苦、战斗、攻关、奉献。”
来到工地的办公间,最先看到的就是“弘扬航天精神,建设好华谊项目”几个大字。一进会议室,就能看到航天“三大精神”的展板,上面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广西钦州市,华谊项目现场的办公间
陈小防说,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参与了4个项目的建设,每一个新项目进场,工程围挡一搭起来,就把航天精神的标语挂上。
他说:“这些标语,客户看到后都会问,是哪儿来的?我们会特别自豪地告诉他,这是从航天院来的,这个标语还特别早,激励了几代人。”
“现在,客户都叫我们是‘航天院’的。现场施工单位有七八家,相比很多化工企业的人员,我们的人都是树标杆的。一说自己是航天人,就特别自豪。有一个项目,我们的工作服上印上了‘中国航天’4个字,门卫都给我们敬礼,连证都不查。在炉体框架旁,有一排缓冲罐,客户说就别叫缓冲罐了,就叫‘东风’几号吧……”
在航天工程公司,像陈小防这样的年轻人,都不是所谓的航天身份,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没在航天院工作过,但是比航天人还航天人,身上有着同样的航天精神,同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曾经60多人有航天身份,但是在公司上市的改制时全员实行聘用制,因此他们全都放弃了航天身份。而且,为了赢得上市进度的宝贵时间,他们又全都放弃了持股,体现了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