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结合”成功,让解放军装备有了质的飞跃

发布时间 : 2017-07-31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年来,解放军的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装备发展,不得不提1966年10月27日的一声巨响——我国“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为什么说“两弹结合”的成功,让解放军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呢?
  “因为这标志着我国真正具备了战略威慑力量。”时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总体设计部某研究室总体组组长魏其勇说:“原子弹如果没有导弹,它的威慑力量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导弹如果没有原子弹,它的摧毁、破坏力量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两弹结合’的意义非常重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嘲笑中国“有弹无枪”(即没有运载原子弹的工具)。他们不知道,在此前3个多月,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已成功进行了飞行试验,连战连捷,这意味着我国已有了能运载核武器的导弹。

△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点火升空

  研制导弹核武器,若不开展真刀真枪的核试验(即“热试”),就无法真正摸清其研制规律。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国际环境,我国不可能在境外或高空开展“热试”。而在本土“热试”,万一失败,原子弹的破坏力将是空前的,所以,必须尽全力确保成功。
  “当时,大家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差错与过失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因此,从设计、生产再到检验,都竭尽全力确保质量,做到了思想认识统一,劲往一处使,很快就拿出了一批高可靠的导弹。”魏其勇说,“在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下,1966年秋季,我们在酒泉发射场取得了多次飞行试验的成功,‘热试’条件已具备。周恩来总理指示我们,‘热试’十分关键,将报告毛主席。”
  当年10月24日,毛泽东主席听取了关于“两弹结合”的报告后,欣慰地说:“谁说我们搞不出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随即批准“热试”。
  “26日傍晚,风沙很大,近70高龄的聂荣臻元帅很早就来到了发射阵地,在他的指挥下,‘热试’的发射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魏其勇回忆,翌日清晨,我们最后一批人员撤离到设有阵地指挥所的敖包山上,应急撤离用的防护用具、食品和汽车也都停放在那里。发射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聂荣臻请示周恩来后,下令,发射!

  1966年10月27日9时10秒,我国首枚导弹核武器准时起飞,像一支笔,在天空中画出历史的分界线。“几分钟后,在阵地指挥所的喇叭里,清晰地听到了落区的报告,以及闷雷般轰轰的核爆炸声音。”魏其勇回忆,“顿时,人们的欢呼声、掌声和核爆声响彻云天。”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