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10时44分,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F遥十四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启程,托举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奔向空间站。随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准进入预定轨道,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打造万无一失的航天员“专车”
2022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今年将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其中,长二F火箭将执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在空间站建造阶段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意义十分重大,不容有失。
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高可靠、高安全、高适应性是长二F火箭始终不变、摆在首位的目标。研制团队坚持精益求精,持续对其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使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再上新台阶。长二F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介绍,目前,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评估值达到0.9894,安全性评估值达到0.99996这一国际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研制团队坚持工作细上加细、标准严上加严,专题研究印发了长二F火箭的质量工作要求,提出“五到位、五受控”质量工作原则和具体措施,严把“质量关”,并在产品设计、物资管控、生产过程、产品验收和管理措施等各环节加严,来确保航天员“专车”的产品质量。
刷新我国火箭站立时长
自执行“神十二”任务起,长二F火箭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此次发射的长二F遥十四火箭,就是“神十三”任务的应急救援火箭。随着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任务乘组成功返回,遥十四火箭也结束了应急救援值班任务,由应急状态转入正常任务状态,再加上发射准备时间,遥十四火箭站立时长达近10个月,这也刷新了此前遥十三火箭创下的站立6个多月的纪录。
常武权说,尽管相比遥十三火箭,遥十四火箭站立时间更长了,但仍然在火箭的能力范围内。研制团队不仅提前对长期竖立状态下火箭诸如火工品承载能力、螺栓预紧力等开展了专门的试验验证,并且保证火箭竖立时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还会在火箭转入正常任务状态后,对箭上螺栓拧紧力矩、密封产品的密封性等进行复测。
遥十四任务发射准备期间,型号团队还需同步开展遥十五火箭的装配和测试等,完成应急救援状态的设置。“通过去年两次任务探索实施流程并行与优化,今年发射的准备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常武权说。
誓夺发射、防疫“双胜利”
由于近期疫情出现反弹,也给遥十四任务带来了不少影响。发射队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不打折扣地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部分第一批进场的发射队员隔离结束后穿着防护服完成了卸车等相关工作,此后又采用分两批集中进场的方式,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保证试验队员及时就位。
另外,为了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统筹压力,长二F遥十四火箭与5月20日发射的长二丙火箭在任务并行期间,实现了多个岗位的人员复用,如长二F火箭的利用系统指挥,同时担任长二丙火箭的电气系统指挥,这也意味着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增加。越是艰难越向前,发射队员克服了各种困难,保证任务按时推进。
在完成遥十四火箭发射任务后,研制团队将马不停蹄地投入地面设备的铺设和联调工作中,届时遥十五任务将用上全新的地面设备。
载人航天30年 保持“全胜”战绩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长二F火箭正是火箭院专门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抓总研制的运载火箭,也是中国第一型载人火箭,素有“神箭”美誉。
30年间,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自1999年首飞迄今,已成功发射14艘神舟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其中包括9次载人发射任务,成功率100%。
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未来几年,长二F火箭还将继续以每年2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在我国空间站运营过程中担纲重任。
|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